環保自然葬費用低廉還提供補助,究竟申請環保葬有沒有缺點?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推環保自然葬?

為什麼各國都在推行環保自然葬?環保葬優點有哪些?環保自然葬包含哪幾種葬法?環保葬申請有沒有什麼限制?本篇就讓冬瓜行旅來告你環保自然葬能成為殯葬趨勢的原因。

 

什麼是環保自然葬?

所謂的環保自然葬,指的是當人死亡後,以火化的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亦不立碑、不造墳。也可說是:「讓遺體化作春泥、回歸大地,避免環境的破壞,節省土地的資源,提昇殯葬文化及人的精神內涵。」。

 

環保自然葬已成各國殯葬趨勢

英國早在1993年就推動環保自然葬,是最早推動的國家,後續環保葬的概念又慢慢推行至美國、北歐、日本、紐澳等國家,日本在2008年時,火化率就達到99.85%,為世界第一。

台灣起步雖較晚,自民國90年起才開始推動環保自然葬,但根據統計,從95年到107年十年間,環保葬件數從兩百多件增加到將近一萬一千件,40多倍的成長其實數量非常可觀,顯示確實有愈來愈多民眾認同環保自然葬。台北市政府2020年統計,參加環保葬人數增長以樹葬最多、花葬次之,台北市死亡人口1萬7212人中就有5316人選擇環保葬,也就是有3成民眾選擇環保葬,其中花葬占41%、樹葬57%、海葬2%,表示每3位往生者中,就有一位是以環保葬告別世界,也代表了「環保葬」漸漸為民眾所接受。

 

 

環保自然葬種類

環保葬可依葬法不同分為樹葬、灑葬、海葬、花葬等,說明如下:

  1. 樹葬、花葬:樹葬與花葬是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於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實施樹葬之骨灰須經研磨裝入容器,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自然腐化,且不含毒素成份。目前多使用玉米澱粉製作、可分解的骨灰罐。
  2. 灑葬:與樹葬花葬一樣,同樣是公墓內,以拋灑或埋藏骨灰的方式,不立墓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讓骨灰歸為土地的一部分,永續循環於世上。
  3. 植存: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拋灑或埋葬骨灰,與灑葬的差異在地點的是在公墓外,但這不代表就可以隨意拋灑或埋藏,仍需在公墓外的政府指定地點,如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等地。
  4. 海葬:火化後將骨灰研磨成細粉,再將處理過的骨灰裝到無毒易分解容器中,拋撒於政府劃定的海域。

 

環保自然葬優點

其實環保葬在火化遺體前的處置與傳統葬禮無二致,真正的差異是遺骨的存放方式,為使環境永續發展,達到「節葬」&「潔葬」的共同目標,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明白環保自然葬的好處。

  • 土地循環利用

環保葬不需要墓地也不造碑,土地持續循環利用,火化後的骨灰直接置入植存穴中,對環境來說是更友善。除了不為後代環境留下負擔,更重要的,也是一種亡者對於家人的體貼。望著海邊遙祭親人、對著花朵樹木緬懷過世的親友,也是一種美好的感念。

  • 費用便宜還有補助

其實以經濟面來說,一般公墓約8千元起跳,造墓至少也要上萬元起跳;公立納骨塔位單價約5至10萬元,私立納骨塔位單價由數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不等,且永久佔用土地資源。

若選擇環保葬,目前各縣市推廣環保葬都有一定補助,北市府為提升民眾參與環保葬意願,往生者火化免費,北市殯葬管理處甚至推出「多元環保葬鼓勵金」,自塔位遷出改為環保葬有1萬至2萬元鼓勵金,提供給民眾對於「後事」多一種選擇。

民眾若希望申請環保自然葬,只需備齊死亡證明、火化證明等相關證件,就可以到有辦理環保葬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申請,沒有資格限制,往生者不必要是該縣市市民、也不必一定要是往生後多久之內才能申請。若想進一步瞭解環保自然葬法或詢問相關事宜也可直接洽詢各縣市殯葬主管機關查詢所需資訊。

 

✆聯絡電話:0926-555-558

✎服務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94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