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灰罈/罐材質比較!教你骨灰罈選擇有哪些眉角
骨灰罈/罐材質有哪些?挑選時需要注意什麼?常聽到的玉石、大理石、花崗石、琉璃、陶瓷骨灰罈有什麼差別?淺顯易懂的骨灰顏色、種類、硬度、防潮性比較看這篇!
挑選骨灰罈/罐首重材質
骨灰的保存對於台灣人來說相當的重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家屬對於骨灰罈使用的材質是否能給骨灰良好的保存、防潮等功能也越來越重視,另外台灣製作骨灰罈(罐)的工藝、石藝技術日益純熟,因此市面上有各種類的骨灰罈,你是否也覺得眼花撩亂、不知如何挑選?本文將針對不同骨灰罈材質的硬度、防潮性、顏色進行說明與比較。
目前市面上的骨灰罈(罐)材質百百種,大家常聽到的有大理石、花崗岩、陶瓷、琉璃、玉石類(青玉、黃玉、緬甸玉…)等不勝枚舉,其實每種種類的材質硬度、防潮性都不太相同,功能實用性也不太一樣。然而大部分的民眾對於不同骨灰罈材質間的差異多半沒有什麼概念,常會直接交由葬儀社或禮儀公司安排,從套裝方案中最常見的黑花崗、大理石或是較平價的青玉、黃玉骨灰罈選項中任擇一。但你知道嗎,其實骨灰罈選擇大有學問,真的不是隨便選一個反正都差不多這麼簡單,骨灰罈的材質將決定日後骨灰是否能被良好保存,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接著看下去。
骨灰罈/罐材質防潮才能避免發霉
台灣是海島地形溼氣較重,因此骨灰若沒有適當的材料容器保存便很容易受潮發霉。加上靈骨塔通常都位在靠山靠海處,相較平地又更加潮濕,試想,若沒有選擇設有中央空調除濕的靈骨塔,骨灰罈(罐)絕對是長期處於潮濕到不行的環境中。
因此,考慮到上述提到的氣候因素及靈骨塔位置特性,選擇骨灰罈時可以參考靈骨塔狀況和安葬方式:
- 靈骨塔有空調:空調可以控制濕度保持乾燥,骨灰罈(罐)材質的防潮性好壞並非首要考量。
- 靈骨塔沒有空調:建議挑選密度較高,也就是毛細孔較少、硬度較高的材質,才能達到較好的防潮效果,避免骨灰受潮
- 土葬不進塔:同上,建議挑選材質密度較高的骨灰罈以減少受潮機率
市面上的骨灰罈硬度約落在3度~7度,硬度越高,表面抗氧化能力越好;而密度越高,則是隔絕空氣中濕氣的效果越好,能讓骨灰保持乾爽。值得注意的是,高硬度材質,不一定代表高密度,例如琉璃;相同的,高密度材質,也不一定代表高硬度,因此在骨灰罈材質挑選上要特別留意。
既然骨灰罈的硬度、密度這麼重要,下面便針對幾種較常見的骨灰罈材質進行更詳細的比較:
材質種類 | 硬度 / 密度 | 防潮性 | 常見材質 |
玉石骨灰罈 | ▶硬度約5.5-7 (玉石硬度來自於礦石本身結構,結構越密實完整,玉石硬度便會越高,相對會擁有更高的強度和韌性)
▶密度2.44-3.35 (基本上只要是經過沉積而形成的玉石,硬度越高密度就會越密) |
密度越密撥水性越強,水氣越不容易依附,空氣中的溼氣便越不會影響骨灰 | ▶硬玉材質:【翡翠骨灰罈】莫氏硬度7,密度3.25-3.35,顏色豐富包含紅、橙、黃、綠,或是藍、紫、黑、白等 |
▶軟玉材質:按顏色劃為【碧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墨玉骨灰罈】,莫氏硬度6~6.5度,密度2.9~3.1 | |||
▶軟玉材質:【岫玉骨灰罈】莫氏硬度為4~6度,密度2.44~3.1,呈淡黃、白、黃、灰色。 | |||
花崗石骨灰罈 | ▶硬度6
▶密度2.63~2.75 |
花崗石雖堅硬,但縫隙多水氣容易滲透,防潮性只能算是普通,但因價格低廉且開採品質穩定,是非常常見的基本款 | ▶【南非黑花崗骨灰罈】
▶【印度紅骨灰罈】 ▶【青斗石骨灰罈】 |
琉璃骨灰罈 | ▶硬度約6.5~7
▶密度2.5 |
結構上無毛細孔,防潮性佳。缺點是材質無彈性如玻璃般易碎。 | ▶依照顏色劃分,有【青、紫、黃、橘、白、墨黑、紫玉、寶藍、蜜蠟色等多色骨灰罈】 |
大理石骨灰罈 | ▶硬度3
▶密度2.6~2.8 |
硬度及密度皆偏低,故防潮性及防震性稍嫌不足,是早期骨灰罐主要材質 | ▶白色大理石
▶灰色大理石 |
陶瓷骨灰罈 | ▶硬度約7.5~8
▶密度2.4~2.9 |
防潮性良好,但時間一久可能會龜裂,建議定時查看骨灰甕缸體的完整性 | ▶瓷釉骨灰罐
▶手拉胚骨灰罐 |
加裝骨灰罈/罐內膽可以強化保護力
近年來許多民眾會選擇加裝防震套(內膽)的骨灰罈,內膽材質有鈦合金、電鍍及不鏽鋼,也有防潮的塘瓷琺瑯、骨瓷等,坊間有一說這是起因於921大地震和桃園龍潭納骨塔大火,業者為防止骨灰罐破損甚至是燒毀的情況再次發生才會多新增的骨灰保護措施,大家挑選時一樣可以依照安置的靈骨塔狀況、是否需要防火防震、與個人喜好等因素做選擇。
✆聯絡電話:02-25072200
✎服務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9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