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為什麼要放水燈?放水燈的由來、目的,台灣哪裡有放水燈活動

中元節放水燈的由來與必知習俗

為什麼中元節有放水燈的習俗?由來與意義你知道嗎?

每到中元節就會有放水燈的習俗活動,但究竟放水燈的目的是什麼?你知道其意義與由來嗎?冬瓜行旅貼心整理中元節放水燈的小知識,以及台灣哪裡有放水燈活動的相關活動資訊一次報你知。

放水燈活動的目的/由來

中元節普度「放水燈」為臺灣重要宗教習俗活動之一,放水燈與「超度亡魂」有關,水燈的目的是用來通知水上的孤魂野鬼前來參加法會,幫助他們免除深陷地獄及不得進食之苦,又稱為「照冥」,也就是以光照冥路讓孤魂野鬼能夠前來享用普度,放水燈的時間一般來說會在普度的前一天或前夕(農曆7月14日)去施放。傳統上,為了讓燈盞能夠漂浮於水面,會以竹條及紙製程燈籠,接著由儀式主持人(通常為道士、佛教僧人或民間法師)的引導下,在適當的地方將水燈放流,這就是放水燈。

放水燈的由來

水燈源頭之說,有學者推測是源自於印度教,以水燈祭祀恆河女神,送走災厄,祈求好運的儀式,同源印度的佛教也沿襲此一傳統,且隨著佛教的傳播,日本、韓國等東亞地區也有類似的民俗活動。

而民間放水燈的由來, 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始見中國唐代,詩人李郢《上元日寄湖杭二從事》一詩提到當時「元宵節」放水燈的情景;接下來,宋朝人吳自牧《夢梁錄》書中記載,「中元節」時後宮妃嬪差遣內侍差到龍山放江燈萬盞,州府委佐官就浙江稅務廳設斛,以享江海鬼神。可見水燈一開始是並不是限定於中元節,而宋代則才開始普遍在中元節放水燈,明代以後則是在民間普及化,成為中元節固定的信仰習俗。清代的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當時的京師中元節設有盂蘭道場,7月13至15由小太監放以荷葉放上蠟燭製成的河燈,羅列兩岸且數以千計,又用琉璃製成荷花形的河燈,並稱之為代表「慈航普度」。

台灣放水燈有南北地區差異

台灣移民形成漢人社會後,放水燈也與普度儀式相連結,所以通常在「中元節」,或新建廟宇落成在舉行「建醮」活動才能看到,此習俗在台灣發展,並出現地區性的差異:

⊚中部以北(尤其是北部地區):無論是中元節或建醮,放水燈必配合遊行遶街,頭家爐主或醮主會首都會各捧水燈頭,並有水燈排參與遊行街道,故被視為節慶中的公開活動,具有節日嘉年華的熱鬧氣氛。如果是五朝醮則會安排兩次:一次在第二、或第三日午後「放蓮燈」,放回後就進行小普;另一次則固定於第四日午後,為大型的放水燈,以便末日舉行大普。

⊚中部以南(尤其台南及高、屏地區):靈寶派職掌慶讚中元或建醮活動,在午後放水燈氣氛就不是相當熱烈,都只是爐主或醮主等代表參與,選在近水處後直接列隊前往,較遠的則是坐車快速來回,民眾並不會參與或觀看,理由即是放水燈所招請的是孤幽,被看做是是「陰事」故有所不宜。

以北部來說,較大型且熱鬧的中元節放水燈活動,主要是基隆中元祭放水燈遊行及宜蘭水燈節,以下為大家詳細介紹。

 

 

宜蘭水燈節

宜蘭水燈節是臺灣北部農曆7月最盛大的開幕活動之一,相關中元祭慶典自清朝開始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長久以來以宜蘭市城隍廟為中心,屬地方人士自動自發、約定成俗的活動,沒有正式的組織與制度,後來由民間單位接手,地方人士成立宜蘭縣宜蘭市中元民俗文化推展協進會,負責統籌中元祭典、水燈祈福等事宜,除展現宜蘭市區14單位族群團結精神,保存傳統蓮花水燈與水燈頭的施放,也展現出集糊紙、彩繪和剪紙於一身的精彩紙紮民間手藝,是臺灣保存中元節傳統習俗的典範之一。宜蘭水燈節於民國98年公告為宜蘭縣政府指定登錄無形文化資產。

舉行時間

每年活動均在農曆6月28日至7月2日舉行

儀式流程

第1天:下午開始會場灑淨,由城隍爺出巡,繞東門夜市、南館、北館市場、綠九市場、經宜蘭市公所至宜蘭河濱公園。當天晚上則進行千人點燈祈福法會,由主辦單位點起主燈「蓮花燈」,代表系列活動正式開始。

第2天:晚上開拔起駕巡舊城,由城隍爺於吉時起駕,率領各宮廟陣頭、鼓陣遶境市區。最精彩的放水燈則在第2天農曆6月29日晚上23時進行(為農曆7月1日子時開鬼門的時間),分別施放蓮花水燈(蓮花型)、水燈頭(房屋型)接引亡魂上岸享用祭祀。

第3天:普度文化祭在城隍廟及南、北館市場的表演。

第4天:城隍廟平安米佈施,為活動畫下句點。

 

基隆(鷄籠)中元祭-放水燈遊行

為期一個月的基隆(鷄籠)中元祭為台灣規模最大的中元祭典,也是第一個被指定為「重要民俗」類國家文化資產的節慶,自清朝開始,由姓氏宗親會輪值舉辦鷄籠中元祭的傳統,成為宗族組織社會參與的重要表徵,其中農曆七月十四是中元祭典中各宗姓拼陣之最強大展現「放水燈遊行」,除了象徵宗氏團結力量,還有燈車、花車及陣頭等民俗活動,結束後各姓氏水燈頭則會送至基隆望海巷祭拜,深夜十二時在海濱施放點燃的水燈頭漂流海上,為水上孤魂照路,招引至島上共享普度。

舉行時間

基隆中元祭每年活動均在農曆7月1日至8月1日舉辦,其中放水燈遊行則會在農曆7月14日舉行

儀式流程

首先會在基隆市區進行水燈頭遶境,接受善男信女的祈願,遶境遊行結束後,各姓氏團體的水燈頭在「望海巷」海邊集合,並舉行放水燈奉厝(暫時安置之意)祭儀,在誦經完畢後,在誦經完畢、燒化紙錢後燃炮,最後在各姓氏燈籠引導下,將水燈推入水中飄向大海,接引水中孤魂野鬼接受普度,隨潮水漂流而去,民間習俗相信水燈頭漂流的愈遠,代表接收到普度訊息的好兄弟愈多,加上火勢的旺盛與運勢的象徵連結,也意味著姓氏族群的運勢會更好。

 

以上即是簡單的中元節放水燈的由來/習俗及熱門放水燈活動介紹。

 

如有其他殯葬相關問題(例如接體、遷葬、進塔等服務)歡迎聯絡冬瓜行旅,將有專人替您服務。

✆聯絡電話:0926-555-558

✎服務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94號

返回頂端